-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自 《尚书·商书·伊训》
-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出自 《尚书·商书·说命中》
- 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 《尚书·虞书·大禹谟》
-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 出自 《尚书·虞书·皋陶谟》
-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出自 《尚书·虞书·大禹谟》
-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出自 《尚书·商书·太甲下》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出自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自 《尚书·周书·旅獒》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出自 《尚书·虞书·大禹谟》
-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 《尚书·周书·旅獒》
-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出自 《礼记·儒行》
-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出自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出自 《礼记·曲礼上》
- 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出自 《礼记·哀公问》
-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出自 《礼记·祭义》
-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出自 《礼记·儒行》
-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出自 《礼记·表记》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出自 《礼记·杂记下》
-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出自 《礼记·大学》
-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出自 《礼记·学记》
-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出自 《礼记·学记》
-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出自 《礼记·祭义》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出自 《礼记·大学》
-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出自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 量入以为出 出自 《礼记·王制》
-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出自 《礼记·学记》
-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出自 《礼记·祭义》
-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出自 《礼记·杂记下》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出自 《礼记·礼运》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 《礼记·中庸》
-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出自 《礼记·文王世子》
-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出自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 《礼记·学记》
-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出自 《礼记·杂记下》
-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出自 《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