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自先秦的《
论语·子张篇
》
译文
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注释
更:改正。
赏析
指人们面对错误时,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正错误。
相关名句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随园诗话·卷三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第二十章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五帝本纪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尚书·商书·说命上
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
左传·定公·定公五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子·18章 非攻(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猜您喜欢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长相思·其二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荀子·大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篇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自损者有余,自益者弥昏。
晋书·列传·第八章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梅之焕
辛文房
徐珂
李翱
陈耆卿
孙昌胤
戴良
朱松
仲子陵
张九成
蔡楠
史俊
韩溉
贾昌朝
刘象
周纯
真氏
穆修
叶梦鼎
李正封
崔铉
姚述尧
唐玨
舒元舆
张溥
彭元逊
夏侯审
商挺
邹浩
毛珝
古籍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