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出自先秦的《
尚书·商书·说命上
》
译文
通晓事理的叫做明哲,明哲的人实可制作法则。
注释
知之:这里指通晓国家政事。明哲:谓圣明睿智,通晓事理,贤能有才。
赏析
指明哲的人才能成为榜样。
相关名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史记·赵世家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龟策列传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增广贤文·上集
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
晋书·帝纪·第三章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第二十六章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尚书·周书·周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
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围炉夜话·第一七七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猜您喜欢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15章 兼爱(中)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概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篇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崔曙
杨朝英
任昱
陈克
胡铨
张嵲
秦嘉
纪昀
邵谒
胡仲参
姚鼐
孙枝蔚
贾固
尹鹗
沈周
姚宽
徐敞
李珣
宋代·张琰
方苞
汪洙
郑文妻
欧阳澈
道潜
刘仲尹
西鄙人
王元鼎
文徵明
蜀妓
李端
古籍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