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出自先秦的《
列子·力命
》
译文
独来独往,独进独出,谁能阻碍他呢?
注释
孰能:谁能够,谁当此。
赏析
指在精神上独游于天地之间,不受任何外物阻碍的极高境界。
相关名句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周书·泰誓
恶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不长。
论衡·卷六·福虚篇
志有所存,顾不见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
列子·杨朱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猜您喜欢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荀子·致士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礼记·祭义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虞美人·听雨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
随园诗话·卷十六
有益於化,虽小弗除;无补於政,虽大弗与。
论衡·卷二十三·薄葬篇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章碣
张纮
姚燮
翁卷
朱祖谋
虞似良
刘得仁
赵友直
姚合
陈洪绶
孙周卿
卢仝
甄氏
刘安
郑域
阴行先
序灯
蔡伸
揭傒斯
虞姬
王以宁
沈如筠
刘因
苏洵
志南
郑刚中
陈允平
寒山
潘希白
赵可
古籍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