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出自先秦的《
管子·侈靡
》
译文
不能够察觉事情端倪的人,则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注释
菑:同“灾”。
赏析
一个能够敏锐地察觉事物发展端倪的人,往往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从而避免或减少潜在的灾祸。
相关名句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国语·越语·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格言联璧·学问类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菜根谭·概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尚书·虞书·大禹谟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猜您喜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说入焉而丧;其理诚高矣,暴慢恣孳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
荀子·礼论
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
列子·说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虞书·大禹谟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天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论衡·卷二·率性篇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静言庸违,像恭滔天。
尚书·虞书·尧典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刘致
谢直
王昭君
贾弇
阿鲁威
韩琮
倪瓒
张子容
赵秉文
马臻
张纮(唐)
刘学箕
崔国辅
贡性之
史鉴
翁格
李泌
程敏政
廖世美
嵇康
完颜璹
邯郸淳
李冶
真德秀
俞益谟
慧霖
张潮
王恽
刘希夷
詹初
古籍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