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
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
出自清代的《
格言联璧·惠吉类
》
译文
用言语劝人行善只能一时奏效,而用书籍教育人们则可影响百世。
注释
百世:世世代代。
赏析
先哲曾云:流通善书,贻泽最远。经典的思想能够影响世世代代的人。
相关名句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中庸·第二十九章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篇
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墨子·47章 贵义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
猜您喜欢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概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第十四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中庸·第二十一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写怀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长相思·一重山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刘庭琦
皇甫汸
厉鹗
仲殊
刘光祖
葛立方
智生
司马迁
邓廷桢
王永彬
王庭筠
王恭
薛道衡
吴渊
张雨
周弼
张淑芳
周之琦
刘琨
曹组
汪遵
顾炎武
韦承庆
陆九渊
沈佺期
张辑
王埜
米芾
刘敞
唐彦谦
古籍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