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八仙/饮中八仙
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好仙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书以人名。以清朝为多见。《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55篇诗文► 16条名句
- 九日龙山饮
- 古朗月行
- 子夜吴歌·冬歌
- 月下独酌·其一
- 九月十日即事
- 幽州胡马客歌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 短歌行
- 凤吹笙曲
- 子夜吴歌·秋歌
- 灞陵行送别
-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阳春歌
- 北风行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峨眉山月歌
- 春思
- 金陵望汉江
- 金陵三首
- 春怨
- 南阳送客
- 折杨柳
- 子夜吴歌·春歌
- 三五七言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夏日山中
- 静夜思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送储邕之武昌
- 公无渡河
- 望木瓜山
- 紫骝马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望天门山
- 冬日归旧山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 塞下曲六首·其一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 送友人入蜀
- 劳劳亭
- 关山月
- 塞下曲六首
- 剑阁赋
- 陌上赠美人
- 从军行·其二
- 赤壁歌送别
- 送张舍人之江东
- 渡荆门送别
- 永王东巡歌·其五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寄远十二首·其五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子夜吴歌·夏歌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3篇诗文► 1条名句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0篇诗文► 0条名句
苏晋(676—734),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诗二首。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共尊为“饮中八仙”。► 0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