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
出自明代的《
醒世恒言·卷十
》
译文
穿戴衣冠的不一定都是男子,佩戴巾帼的不一定都是女人。
注释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赏析
指才能是不分性别的,赞扬女性有不逊色于男子的才干。
相关名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羊质虎皮,见豺则恐
后汉书·列传·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修身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菜根谭·概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篇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红楼梦·第三回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概论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管子·形势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第十四章
猜您喜欢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外篇·山木
事之成败,必由小生
淮南子·说山训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
太平御览·火部·卷三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淮南子·主术训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劝学
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道经·第四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荀况
毛奇龄
顾德润
张咏
杨维桢
罗烨
钱继章
章良能
刘伶
李治(金)
王闿运
刘珝
李俊民
陈洵
杨方
况周颐
刘元卿
高越
李义府
刘桢
凌廷堪
李约
黄载
张榘
张裕钊
释怀深
乔宇
刘商
王之道
曹寅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